社会法的规范语境与本土化建构

被引:4
作者
白小平
李擎
机构
[1] 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规范语境; 社会性需求; 部门法;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13.06.008
中图分类号
D90-052 [法律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西方国家的社会法起源于对人类生存社会维护的共识和为矫正市民社会自发秩序"恶果"的社会立法之中。社会法规范语境认为"保护与补偿社会弱者,适当满足人们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采取管制与自治相结合的手段,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目的与价值是社会法存在论的基础,公私法二分法只不过是国家通过对法律制度的构造和控制来传递当时的社会性需求的产物。在我国社会法起源于"国家主动以制度形式满足人民‘希望生活越来越幸福美好’的基本社会性需求和社会心理动机",社会法生成是法制发展的自觉反应过程,社会法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法制建设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我们应从部门法角度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法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法治背景下的民生出路——以付达信案为例 [J].
宋玉波 ;
王金文 .
河北法学, 2013, 31 (02) :22-27
[2]   社会法语境与法律社会化——“社会法”的再解释 [J].
郑尚元 .
清华法学, 2008, (03) :146-159
[3]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的再认识——基于法社会学研究的进路 [J].
李昌麒 ;
甘强 .
法学家, 2005, (06) :126-134
[4]   社会法的基本问题:概念与特征 [J].
王为农 ;
吴谦 .
财经问题研究, 2002, (11) :90-93
[5]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陆学艺;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  
哈耶克法律哲学.[M].邓正来;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7]  
公法与私法.[M].(日)美浓部达吉著;黄冯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8]  
法理学.[M].(美)E.博登海默(EdgarBodenheimer)著;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9]  
法学导论.[M].(德)拉德布鲁赫(G.Radbruch)著;米健;朱林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10]  
西方社会思想史.[M].于海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