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形成过程与ENSO盛期海温关系的研究

被引:39
作者
宗海锋
张庆云
陈烈庭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ENSO; 梅雨期降水; 东亚-太平洋(EAP)遥相关型; 影响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2 [海洋气象学]; P731 [海洋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0707 ;
摘要
利用1961~200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扩展重建的海表温度资料(ERSST)和中国730个站旬降水资料,采用SVD和扩展SVD(ESVD)分析、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在分析中国梅雨期降水与同期大气环流和前期冬季海温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ENSO盛期海温异常导致与长江流域梅雨期降水密切相关的东亚/太平洋(EAP)遥相关型形成的过程,及与ENSO相关的海温和大气环流异常的持续性问题。结果表明,梅雨期EAP遥相关型的出现与ENSO遥强迫作用有密切关系。联系冬季ENSO和梅雨期EAP遥相关型的关键过程主要有三个:(1)西北太平洋低纬地区异常反气旋环流的形成和维持,它在冬季形成后一直可维持到夏季,使得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偏强;(2)东亚大槽持续偏弱,冷空气活动路径偏北偏东,使西北太平洋海温呈亲潮区偏冷、黑潮区偏暖的海温分布;(3)PNA遥相关型的持续发展,使北冰洋地区高度增高。后二者通过局地海气相互作用和大气内部调整过程对初夏鄂霍次克海阻塞形势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另外,持续性分析表明,ENSO年大气环流和海温距平型的持续性要比非ENSO年大得多。在ENSO年大气环流和海温之间存在很强的相互作用耦合关系,ENSO引起的大气环流异常可导致太平洋海温异常,而海温异常一旦形成反过来又可导致大气环流异常的稳定和维持,对后期初夏东亚季风和我国天气气候产生明显滞后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3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长江流域梅雨的多尺度特征及其与全球海温的关系 [J].
宗海锋 ;
张庆云 ;
彭京备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1) :101-114
[2]   SVD相空间分析方法及其在海气耦合关系中的初步应用 [J].
李跃清 ;
李崇银 ;
黄荣辉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3, (S1) :17-23
[3]   ENSO循环与亚、澳季风和南、北方涛动的关系 [J].
陈烈庭 ;
吴仁广 .
气象学报, 2000, (02) :168-178
[4]   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华北干旱化趋势 [J].
黄荣辉 ;
徐予红 ;
周连童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9, (04) :465-476
[5]   ENSO循环与中国东部地区夏季和冬季降水关系的研究 [J].
金祖辉 ;
陶诗言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9, (06) :663-672
[6]   El Nio次年盛夏副高北进过程及中国雨型预测 [J].
杨义文 ;
吴晓曦 ;
艾婉秀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8, (S1) :91-100
[7]   亚洲中高纬度环流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 [J].
张庆云 ;
陶诗言 .
气象学报, 1998, (02) :72-84
[8]   北太平洋东西部气压距平的遥相关 [J].
陈烈庭 ;
詹志强 .
科学通报, 1984, (08) :481-483
[10]   夏季江淮流域持久性旱涝现象的环流特征 [J].
陶诗言 ;
徐淑英 .
气象学报, 1962, (01)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