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变参数模型的中国研发投入回报率估算

被引:2
作者
杨利雄 [1 ]
张春丽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2] 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时变参数; 研发回报率; 生产函数;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17.01.023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研发投入回报率的估算对于科技政策指定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研发回报率的估算一般基于恒定参数模型,恒定参数的假设不符合现实。文章基于傅里叶变换处理时变参数并扩展了Jones and Williams(1998)的研发回报率估算框架。使用我国1995—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估算我国的研发回报率。研究发现:生产部门生产函数的资本、劳动弹性具有明显的时变性特征;知识部门研发投入对知识生产的贡献也具有明显的时变性特征。在2002—2013年之间,基于时变模型的估算得到我国研发投入的平均回报率为11.8%,而基于恒定参数模型的估计结果为17.1%,即基于恒定参数模型的估算每年高估研发回报率约5%。因此,基于恒定参数模型考虑研发投入的回报率和最优规模可能产生误导性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含确定性趋势结构突变的协整回归模型和不等方差检验 [J].
杨利雄 ;
张春丽 .
统计研究, 2014, 31 (11) :96-100
[2]   中国最优R&D投入强度测算 [J].
唐静 ;
赵兰香 ;
万劲波 .
科研管理, 2014, 35 (06) :102-107
[3]   知识生产、创新与研发投资回报 [J].
严成樑 ;
周铭山 ;
龚六堂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3) :1051-1070
[4]   基于时变参数的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估计 [J].
高宇明 ;
齐中英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2) :100-109+121
[5]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
[6]  
The flexible Fourier form and Dickey–Fuller type unit root tests[J] . Walter Enders,Junsoo Lee. Economics Letters . 2012 (1)
[7]   A stationarity test in the presence of an unknown number of smooth breaks [J].
Becker, R ;
Enders, W ;
Lee, J .
JOURNAL OF TIME SERIES ANALYSIS, 2006, 27 (03) :381-409
[8]  
“Ideas” driven growth: the OECD evidence[J] . Argentino Pessoa. Portuguese Economic Journal . 2005 (1)
[9]  
Spillover effects of FDI on innovatio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provincial data[J] . Kui-yin CHEUNG,Ping LIN. China Economic Review .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