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际合作伙伴关系模式研究

被引:20
作者
薛海平
孟繁华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学校发展; 校际合作; 伙伴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竞争与合作是学校发展的两类基本运行机制,但当前学校之间的过度、无序竞争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和效率。重视学校合作的价值,构建基于合作的校际伙伴关系发展模式,对于促进中小学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建立和发展合作伙伴关系首先应该共享"平等自愿、求同存异、精诚合作、利益共享"的核心理念,在此基础上,建立教育资源的流动与共享机制以及对伙伴关系的共同治理和问责制度,实现所有合作伙伴的价值和利益。市场驱动和政府驱动是中小学开展校际合作的两类基本动力,根据这两类基本动力的强弱程度,结合合作双方存在的需求差异,可以为中小学建立和发展校际合作伙伴关系设计不同的动力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英国中小学的校际合作 [J].
许可 .
教育评论, 2010, (04) :157-159
[2]   我国教育领域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审视 [J].
高树昱 ;
吴华 .
教育发展研究, 2010, 30 (08) :49-54+59
[3]   建立校际教师专业发展联盟的实践与思考——以贵州新学校计划教师专业发展联盟为例 [J].
谢笠 ;
戚业国 .
教师教育研究, 2009, 21 (05) :46-51
[4]   校际合作共同体的典型实践及特征 [J].
闻待 .
教育发展研究, 2008, (24) :21-25
[5]   统筹优质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J].
陈云龙 ;
卞艺杰 .
中国教育学刊, 2008, (07) :16-19
[6]   论组织从竞争到合作的发展 [J].
张康之 .
天津社会科学, 2008, (03) :58-63
[7]   走向合作:现代学校组织的发展趋势 [J].
孟繁华 ;
田汉族 .
教育研究, 2007, (12) :55-59
[8]   树立公共教育资源为纳税人共同享有的意识——对北京市东城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思考 [J].
金旭 .
人民教育, 2007, (20) :8-9
[9]   竞争合作理论述评 [J].
张兰霞 ;
周蓉姿 ;
孙建伟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3) :184-186
[10]  
正规组织:一种比较方法[M]. 东方出版社 , (美)彼得·M.布劳,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