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近19年来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3
作者
彭鹏 [1 ]
蒋旭东 [2 ]
王心源 [1 ]
李璞 [2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2] 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 知识型; 合肥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利用Landsat TM、ETM+、CBERS—2资源卫星数据,采用基于知识型光谱特性的增强与人机交互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合肥市1987年、2000年和2006年土地利用类型的专题信息。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合肥市近19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在整个阶段—耕地减少了23.38%,建设用地增加了61.26%;城镇用地新增速度最快,且新增速率远大于转移速率,属高速扩张型;②区内最"敏感"的类型是交通用地,其新增速率在两个阶段分别达到1.64和1.62,远高于其它的类型;④从城市扩展的方向上看,合肥城市的发展主要以西南部、南部和东部为主,西南部最为明显;城市已经形成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北、西南三翼伸展,形成"南进—东拓—西缓—北抑"的空间发展布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史培军等著;.科学出版社.2000,
[2]  
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M].刘纪远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   中国农村宅基地转型的理论与证实 [J].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06, (10) :1093-1100
[4]   基于TM和ETM遥感分析的石家庄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J].
肖捷颖 ;
葛京凤 ;
沈彦俊 ;
梁彦庆 .
地理科学, 2005, (04) :113-118
[5]   关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方法的讨论 [J].
朱会义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03, (05) :643-650
[6]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分异规律研究 [J].
谭永忠 ;
吴次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1) :112-117
[7]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分析测算模型 [J].
刘盛和 ;
何书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5) :533-540
[8]   中国土地利用时空特征分析 [J].
王思远 ;
刘纪远 ;
张增祥 ;
周全斌 ;
赵晓丽 .
地理学报, 2001, (06) :631-639
[9]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J].
史培军 ;
陈晋 ;
潘耀忠 .
地理学报, 2000, (02) :151-160
[10]   北京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机制研究 [J].
顾朝林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30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