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IC模型构建的综合干旱指数在黄河流域的应用

被引:12
|
作者
朱悦璐 [1 ]
畅建霞 [1 ,2 ]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2]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综合干旱指数; 非参数方法; VIC模型;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黄河流域;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17.02.028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黄河流域年内和年际尺度的干旱特征,为评估干旱、半干旱地区极端气候提供参考。【方法】基于VIC模型划分0.5°×0.5°经纬网,结合黄河流域多年降水资料,将子流域所有网格日径流取均值,采用GPP(Gringorten plotting position)算法构建非参数多变量综合干旱指数(Non-parametric multivariate standardized drought index,NMSDI),并在黄河流域进行了实例应用。【结果】(1)在6个月尺度上,干旱初期NMSDI指数与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类似,末期与标准化流量指数(Standardized streamnow index,SSI)类似。(2)黄河上游及北部干旱较其他区域更为严重,旱灾风险春夏高、秋冬低。(3)黄河流域年内和年际的NMSDI指数以降低为主,但R/S分析表明,降低的趋势在未来有所减缓。(4)黄河流域年际NMSDI系列趋于稳定,仅渭河流域在1991年出现突变,可能是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耦合的结果。【结论】与传统的干旱指标相比,NMSDI综合了气象、水文干旱指标的特点且不依赖于假设的分布函数,可以有效捕获干旱状态,同时避免了不同指标之间不能直接比较的不足,在研究流域有较好的适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基于标准化降水、径流指数的黄河流域近50年气象水文干旱演变分析
    何福力
    胡彩虹
    王纪军
    王云玲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5, 31 (03) : 69 - 75
  • [2] 基于VIC模型的滦河流域综合干旱指数的构建与应用
    马俊超
    杭庆丰
    李琼芳
    李昊洋
    李鹏程
    虞美秀
    [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 (02) : 79 - 84
  • [3] 论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和干旱灾害风险特征与管理策略
    张强
    韩兰英
    张立阳
    王劲松
    [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 (01) : 80 - 91
  • [4] 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研究综述
    黄建平
    季明霞
    刘玉芝
    张镭
    龚道溢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3, 9 (01) : 9 - 14
  • [5] 基于标准降水指标的新疆干旱特征演变
    李剑锋
    张强
    陈晓宏
    白云岗
    [J]. 应用气象学报, 2012, 23 (03) : 322 - 330
  • [6] 近50年黄土地区气候与潜在蒸散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升
    王全九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30 (01) : 270 - 278
  • [7]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黄河流域的响应
    刘吉峰
    王金花
    焦敏辉
    张荣刚
    [J]. 干旱区研究 , 2011, (05) : 860 - 865
  • [8] 基于Mann-Kendall法的水文序列趋势成分比重研究
    于延胜
    陈兴伟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9) : 1585 - 1591
  • [9] 干旱灾害评估研究进展
    李芬
    于文金
    张建新
    朱凤琴
    刘英丽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7) : 891 - 898
  • [10] 黄河流域夏季旱涝变化及气候物理因素的影响
    张善强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 (03) : 40 -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