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果的因材施教及其实现

被引:9
作者
罗祖兵
程龙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基于过程的因材施教; 基于结果的因材施教; 实现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因材施教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然而大多数人对它的认识还停留在重过程而轻结果的层面上。基于过程的因材施教存在着一些局限,如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只能让极少数学生受益和评价结果缺乏公平性。真正的因材施教,必须是基于结果的因材施教。基于结果的因材施教以承认学生的不同潜质为前提,以促进学生个性潜能充分发展为目的。基于结果的因材施教的落实,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促进学生优势潜能的发展和建构个性化的评价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教育想象.[M].(美) 艾斯纳;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  
差异教学论.[M].华国栋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学会生存.[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  
心理学大辞典.[M].朱智贤 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  
教育学文集.[M].瞿葆奎主编;张济正;吴秀娟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6]  
教育学辞典.[M].张念宏主编;.北京出版社.1987,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6,
[8]   关于将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的思考 [J].
罗祖兵 .
课程·教材·教法, 2011, 31 (12) :17-22
[9]   因材施教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当代流变 [J].
彭彩霞 .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8, (05) :22-25
[10]   教育结果公平的内涵及其衍生规定 [J].
吴全华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25)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