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抵押的实践困境与法制完善

被引:5
作者
邓小云
机构
[1]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州学刊杂志社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 农民土地权益; 土地市场化;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14.05.107
中图分类号
D922.32 [农业土地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120405 ;
摘要
农村土地抵押的客体是土地使用权,按照现行法律规定,不同类型的农村土地使用权具有不同的抵押能力。近年来,土地权利形态多元化现象在各地土地市场化实践探索中日益凸显,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具体形态能否抵押取决于立法选择。农村土地抵押的长期、有序运行有赖于相关法制保障,我国需要修订相关民事法律,健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和公示制度,完善农村土地银行和农村土地使用权价值评估制度,构建农村土地抵押融资的风险防范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8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发达国家农地流转市场建设成效及借鉴 [J].
李刘艳 .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40 (02) :343-344
[2]   俄罗斯农用土地流转制度探析 [J].
林顺虎 ;
徐文英 .
商业时代, 2010, (35) :94-95
[3]   2008年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调查研究——17省份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 [J].
叶剑平 ;
丰雷 ;
蒋妍 ;
罗伊普罗斯特曼 ;
朱可亮 .
管理世界, 2010, (01) :64-73
[4]   越南农村土地制度革新:历程、特点及启示 [J].
胡新艳 ;
王利文 .
南方经济, 2008, (11) :13-18
[5]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M].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 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