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社会科学视角:媒体传播效果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被引:10
作者
李凤翔
罗教讲
机构
[1]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大众传播; 传播效果; 计算机模拟; 复杂适应系统; 计算社会科学;
D O I
10.16524/j.45-1002.2018.04.002
中图分类号
TP3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2 ; 050302 ;
摘要
近百年来的传播效果研究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路程,一种理论/假设在某一个时期占据统治地位,随后就被另一种理论/假设取代。诸多重要问题至今尚悬而未决,仍未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理论。其原因在于媒体传播系统是一个存在信息多样性、主体异质性、主体适应性、因素交互性、系统动态性等特征的复杂系统。面对这样的研究对象,传统的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作为对复杂性的应对,计算社会科学有望为传播效果研究开辟一条新的路径。文章利用NetLogo仿真平台,对多种传播效果进行模拟研究,发现基于主体的建模与仿真在揭示传播效果的形成与结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进一步将实证数据引入建模提供了可能。把计算社会科学的两大研究范式——基于主体的建模与仿真、数据密集型知识发现——结合起来,是一个具有巨大前景的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计算社会科学视角下的数据观 [J].
罗俊 ;
李凤翔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9 (02) :17-25
[2]   数据密集型知识发现的边界与陷阱——以美国大选预测为例 [J].
罗俊 ;
罗教讲 .
学术论坛, 2017, 40 (03) :1-7
[3]   数据驱动下的自主行动者建模 [J].
梁玉成 ;
贾小双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6) :31-34
[4]   互联网舆情偏态传播与引导 [J].
罗俊 ;
罗教讲 .
人民论坛, 2015, (36) :25-27
[5]   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现在与未来 [J].
麦克斯韦尔麦考姆斯 ;
郭镇之 ;
邓理峰 .
新闻大学, 2007, (03) :55-67
[6]  
与电视共同成长:涵化过程.[J].乔治·格伯纳;拉理·戈罗斯;石义彬;彭彪;.新闻与传播评论.2004, 00
[7]   人工社会、计算实验、平行系统——关于复杂社会经济系统计算研究的讨论 [J].
王飞跃 .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04, (04) :25-35
[8]   受众行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 [J].
刘建明 .
现代传播, 2002, (02) :39-41
[9]  
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A].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1990,
[10]   Discipline in Crisis? The Shifting Paradigm of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J].
Lang, Annie .
COMMUNICATION THEORY, 2013, 23 (01)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