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中的中国政治文化结构

被引:99
作者
王沪宁
机构
关键词
价值系统; 政治敏感性; 中国政治文化; 文化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当代政治学受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推动,日益认识到不同社会和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政治意义。自然障碍的逾越,人为藩篱的冲破,排外心理的消除,是文化因素走入政治科学殿堂的阶梯。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文化的研究,可以视为这个进程的起步:人类社会必然会为自己的生活作出某种设计,它会赞成某些应付事态的方式和某些估量事态的方式,生活在那个社会中的人们把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视为整个世界的基础。今天,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政治生活不单单由诸如制度、体制、权力、规范等“硬件”构成,还有“软件”亦即潜在的或内在的命令,如价值、感情、心理、态度等。政治文化分析恰恰是适应人们的这种认识要求而生的。中国政治正处在变革之中。在这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革命后社会政治发展的比较分析 [J].
王沪宁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 (04) :76-82
[2]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 东方出版社 , 李泽厚著, 1987
[3]  
中国文化要义[M]. 学林出版社 , 梁漱溟著, 1987
[4]  
人的问题[M]. 上海人民出版社[美]杜威(Dewey, 1986
[5]  
乡土中国[M]. 三联书店 , 费孝通 著, 1985
[6]  
思想录[M]. 商务印书馆 , (法) 帕斯卡尔,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