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特征与政策建议

被引:28
|
作者
汪希成 [1 ]
徐芳 [2 ]
机构
[1] 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区域优势; 粮食安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粮食主产区的地位明显上升,主销区的地位显著下降;粮食生产重心持续北移;主要粮食品种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本文认为,水土资源的矛盾分布、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重心的区域矛盾以及粮食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和潜在生产能力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区域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产粮大县、进一步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改善平衡区生产条件和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中国粮食生产布局与结构区域演变分析
    屈宝香
    张华
    李刚
    [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 32 (01) : 1 - 6
  • [2] 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的整体性战略框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韩俊
    徐小青
    [J]. 改革, 2009, (06) : 5 - 35
  • [3] 发挥比较优势与国家粮食安全的统一
    张毅
    [J]. 调研世界, 2003, (03) : 19 - 23
  • [4]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徐志刚
    傅龙波
    钟甫宁
    [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1, (01) : 48 - 51
  • [5] 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化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梅燕, 2009
  • [6]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马晓河等,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