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NCEP资料分析华北暖季对流性天气的气候背景

被引:41
|
作者
郑永光 [1 ]
张春喜 [2 ]
陈炯 [1 ]
陈明轩 [3 ]
王迎春 [3 ]
机构
[1] 国家气象中心
[2]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3]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对流; 气候背景; 诊断; 干线; 边界层辐合线;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7.096
中图分类号
P442 [急流和风在天气学上的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的需要,利用2000-2005年5-8月每日4次1°×1°NCEP最终分析资料的平均场分析了该地区暖季对流性天气的气候背景。分析内容包括:高、低空平均环流,湿度、温度、假相当位温、对流有效位能(CAPE)、对流抑制能量(CIN)等多年各月各时次的平均场和气候日较差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地区5、6月与7、8月的对流天气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气候背景下。5、6月份北方冷空气比较活跃,华北地区受中纬度西风带扰动影响为主;7、8月华北地区受中纬度扰动和低纬度扰动的共同作用,从而造成5、6月份和7、8月份对流的性质有显著差异,前者的对流发生在变性的大陆冷气团中,常出现冰雹和雷雨大风天气,后者的对流发生在锋前热带季风气团中,易出现暴雨天气。因此,5、6月份和7、8月份的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应该采用不同的预报思路。00UTC和06UTC近地面层975hPa相对湿度场的差异表明,午后华北地区容易出现干线(或露点锋)的气候特点。00UTC和06UTC的850hPa平均流场对比还表明,在北京地区的北侧存在热力作用下产生的地形性边界层辐合线的气候特点。上述两点为华北地区初始对流的临近预报提供了气候背景。
引用
收藏
页码:600 / 60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季风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钱维宏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02) : 199 - 206
  • [2] 冰雹[M]. 气象出版社 , 段英,赵亚民编著, 1999
  • [3] 东亚季风和中国暴雨[M]. 气象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编, 1998
  • [4] 东亚季风[M]. 气象出版社 , 陈隆勋等著, 1991
  • [5] 北京气候志[M]. 北京出版社 , 北京气象局气候资料室编著, 1987
  • [6] 中国气候[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家诚,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