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长江经济带城市集群网络结构与空间合作路径
被引:36
|作者:
王圣云
[1
,2
]
翟晨阳
[1
]
机构:
[1]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交通物流竞争力;
城市群;
空间合作;
社会网络;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11.00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集群空间网络结构与空间合作路径进行分析发现:1长江经济带城市按交通物流竞争力可分为一类中心城市、二类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边缘城市四个层级,上中下游分别形成成渝城市群、滇中、黔中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等城市小群体。2长江经济带城市交通物流竞争力和城际联系网络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西弱东强"、"东密西疏"空间特征。3上海市、重庆市与武汉市是长江经济带对外辐射能力最强的三个城市,也是长江下游、上游和中游交通物流竞争力最强的中心城市,起着重要的辐射带动和支撑作用。4长江上游与中下游互动合作中,重庆市和成都市起着关键的桥梁媒介作用。长江中游与下游互动合作以"汉长昌"和下游的"沪宁杭甬"、"苏锡常合"联系为主,以九江市、上饶市和下游的衢州市、合肥市、安庆市、金华市联系为辅。5提高中心城市及中介城市的交通物流竞争力,通过上中下游城市优势互补、合作互动和梯度辐射,加强长江中下游地区与上游地区城际经济联系,优化长江经济带城际经济联系网络空间结构与合作路径,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0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