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不正当竞争的基本范式

被引:159
作者
孔祥俊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关键词
反不正当竞争; 动态竞争观; 法益中性损害; 中性利益衡量;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8.01.004
中图分类号
D922.294 [商业经济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反不正当竞争基本范式涉及不正当竞争的理念、价值、认定方式和标准,大体上可以归结为竞争观、损害观和法益观等"三观",并通过对于竞争行为进行利益衡量加以实现。这种"3+1"判断模型,即"三观"加上竞争行为正当性的利益衡量方法,构成反不正当竞争的基本维度。其中,"三观"是观念支撑,利益衡量是实现路径,"3+1"模型构成了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的独特范式。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应当奉行动态的竞争观、损害中性和法益中性,并采取行为正当主义而非法益保护主义,且对于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断采取多因素利益衡量和利益比较。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67+193 +19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美屏蔽网页广告行为法律规制比较 [J].
黄武双 ;
刘建臣 .
竞争政策研究, 2015, (01) :36-48
[3]   对浏览器过滤视频广告功能构成不正当竞争的质疑 [J].
董慧娟 ;
周杰 .
电子知识产权, 2014, (12) :50-57
[4]   具有广告过滤功能浏览器开发者的竞争法责任解析 [J].
张广良 .
知识产权, 2014, (01) :8-11
[5]  
极简人类史[M]. 中信出版社 , 克里斯蒂安, 2016
[6]  
自由主义与现代社会[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英) 贝拉米 (Bellamy, 2012
[7]  
媒体、技术和版权[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艾因霍恩 (Einhorn, 2012
[8]  
市场没有失败[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美) 辛普森, 2012
[9]  
萨缪尔森谈效率、公平与混合经济[M]. 商务印书馆 , (美) 萨缪尔森 (Samuelson, 2011
[10]  
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郑友德,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