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乡统筹的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耦合度研究

被引:22
作者
徐清
牛萍
张玉祥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农村; 乡村旅游; 城乡统筹; 耦合度; 杭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基于协同论思想,借鉴容量耦合模型构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耦合系统指标体系和耦合模型,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耦合分为3个阶段:低水平耦合、中等水平耦合、高水平耦合。通过杭州市实证分析,至2012年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两个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分别为0.520 7,0.459 9,处于中等耦合和耦合协调发展状态,整体协同效应和贡献值处于中等程度。2007—2012年,杭州市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耦合总体呈增长发展趋势,并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波动性,符合交互耦合的动态性表现;二者发展速率整体效应与协同效应保持平稳增长趋势,但二者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均未达到成熟阶段,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转型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029 / 203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联互动与一体化发展研究.[D].张明.华中师范大学.2012, 10
[2]   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价值再造 [J].
王琼英 ;
唐代剑 .
农业经济问题, 2012, 33 (11) :66-71+111
[3]   欠发达民族地区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关系研究——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J].
刘运伟 ;
钟业喜 ;
蒋梅鑫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2, (03) :3-6
[4]   从新农村建设看我国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及其协调问题 [J].
秦晶 ;
赵进 .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1, (04) :119-120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研究 [J].
钟业喜 ;
陆玉麒 .
经济地理, 2011, 31 (02) :195-200
[6]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相互贡献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以四川丹棱县梅湾村为例 [J].
高文香 ;
郭剑英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5 (10) :57-61
[7]   我国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研究 [J].
王淑芳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1 (02) :163-166
[8]   区域产业生态化耦合度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J].
张福庆 ;
胡海胜 .
江西社会科学, 2010, (04) :219-224
[9]   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新农村建设探讨 [J].
黄国胜 ;
李同升 ;
王武科 ;
段晶晶 .
人文地理, 2009, (04) :16-19
[10]   企业网络能力与技术能力的耦合度评价研究 [J].
郝生宾 ;
于渤 ;
吴伟伟 .
科学学研究, 2009, 27 (02) :25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