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的刑法应对

被引:59
|
作者
陈兴良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犯罪; 教义学; 义务犯; 刑法保护前置; 帮助行为正犯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网络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犯罪随之而伴生并不断蔓延,成为网络社会的犯罪新类型,这就对刑法如何应对网络犯罪提出了重大课题。我国刑法提供增设罪名的方式,采取法益的刑法保护前置化,将某些具有预备性质的网络犯罪行为设置为正犯,同时将某些具有帮助性质的网络犯罪行为设置为正犯,从而为惩治网络犯罪提供了规范根据。在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对网络犯罪的刑法立法是及时和有效的。当然,网络犯罪本身具有复杂性,尤其是传统犯罪在网络空间实施,从而发生某种异化和蜕变,对我国司法机关惩治网络犯罪带来一定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网络犯罪的刑法教义学研究,为司法机关惩治网络犯罪提供理论根据极为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及其保护路径
    陈兴良
    [J]. 中国法学, 2017, (02) : 146 - 172
  • [2] 网络犯罪二十讲[M]. 法律出版社 , 喻海松, 2018
  • [3] 刑法保护前置化研究[M].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李晓龙, 2018
  • [4] 网络刑法的体系构建[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于冲, 2016
  • [5] 德国刑法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希尔根多夫, 2015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M]. 法律出版社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2015
  • [7] 网络刑法的逻辑与经验[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于志刚, 2014
  • [8] 传统犯罪的网络异化研究[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于志刚, 2010
  • [9] 虚拟财产权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林旭霞, 2010
  • [10] 犯罪与现代化[M]. 中信出版社 , (美)路易丝·谢利(LouiseShelley)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