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三峡游”的影响及理论解释

被引:28
作者
保继刚
徐红罡
戴光全
机构
[1]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广州,广州,广州
关键词
“告别三峡游”; 影响; 事件旅游; 系统动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本文在对“告别三峡游”的发展和问题进行介绍、描述和预测的基础上 ,从三峡游的可持续发展出发 ,应用事件旅游、系统动力学、旅游营销学的理论 ,对“告别三峡游”进行系统和动态的分析 ,试图从理论上论证三峡游下一阶段发展应当注意的问题 ,为类似的旅游运作提供借鉴。结论是“告别三峡游”作为一种特殊的促销手段 ,可以短时促进旅游的发展 ,但是也具有极高的风险性 ,不能随便使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08 / 6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TPC及DLC理论在旅游产品再开发中的应用——昆明市案例研究 [J].
戴光全 ;
吴必虎 .
地理科学, 2002, (01) :123-128
[2]   由小天鹅公司的“末日管理”谈现代企业的危机管理 [J].
薛锦霞 .
盐城工学院学报, 2001, (04) :59-60+82
[3]   潜在游客市场与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系统动力学模型方法 [J].
徐红罡 .
系统工程 , 2001, (03) :69-75
[4]   三峡旅游市场开拓的文化传播研究 [J].
尚葵 ;
阚如良 ;
李肇荣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01) :77-80
[5]   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及实施方案 [J].
牛亚菲 .
地理研究, 1999, (02) :68-73
[6]   香港回归与民族地区旅游市场营销 [J].
贾银忠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03) :13-15
[7]   对长江三峡旅游船竞争的分析与思考 [J].
郭言德 .
旅游学刊, 1995, (01) :23-27+61-62
[8]   长江三峡旅游交通刍议 [J].
杨顺华 .
旅游学刊, 1993, (05) :21-22
[9]  
目击中国旅游[M]. 河北教育出版社 , 魏小安著, 2001
[10]  
媒介事件[M].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美)丹尼尔·戴扬(D.Dayan),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