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重点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测算、分解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22
|
作者
杨仲山
魏晓雪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全要素能源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 影响因素;
D O I
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18.0489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将"一带一路1"国内重点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从"一带"和"一路"角度分析重点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遵循测算、分解及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路径,考虑水体和大气污染两方面的三种非期望产出,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重点地区2005-2015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以Malmquist指数分解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通过Tobit模型对10种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2005-2015年,"一带一路"重点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未见进步.以经济带划分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差异,"一路"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最高,"一带一路"重点地区总体次之,"一带"地区最低,分别稳定在0.96,0.82和0.76的水平;大部分重点地区的Malmquist指数大于1,显示生产效率进步,可能存在"回弹效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和能源价格可以促进重点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研究开发、政府干预、生产要素比没有带来正面影响,工业污染显示显著负影响.最终.
引用
收藏
页码:4384 / 439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