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曲黄河阶地序列初步研究

被引:36
|
作者
邱维理 [1 ]
张家富 [2 ]
周力平 [2 ]
李容全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河; 河曲地区; 河流阶地序列; 光释光年代; 河谷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1 [流水地貌学、湿润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河干流奇特的"几"字形格局是其复杂发育历史的表现。由于流域内的地质与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分段开展深入研究是全面认识黄河的基础。晋陕峡谷是研究黄河演化的关键地段之一,河流阶地忠实地记录着河流发育的历史。文章选择山西河曲县城附近黄河阶地发育典型的河段进行研究,在实测河流阶地地貌剖面的基础上,系统采集了20个年代样品进行光释光(OSL)测年。依据地貌类型、沉积特征以及定年结果,建立了该河段黄河阶地的演化序列,得出以下结论:1)河曲地区黄河曲流凸岸形成有4级阶地,T4阶地的形成主要受构造控制,而T3,T2和T1阶地的形成主要与气候变化有关,各阶地的年龄分别是T4为90ka,T3为30ka,T2为20ka,T1为3.4ka。2)河曲地区约140ka以来河流地貌的演化经历了5个阶段,各阶段以下切侵蚀开始,结束于各阶地堆积面的塑造。约90ka以来,该地区河谷谷底下降速度和曲流可能最大侧蚀速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9mm/a和33.4mm/a。在不同阶段,二者的大小变化及组合状况各异,在构造相对稳定条件下,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其侧蚀速度与气候和岩性条件有关。3)河曲地区的黄河曲流是在河流下切过程中逐渐侧蚀、演化而成的,具有内生曲流的特点。4)T4阶地的泥流沉积和加积堆积,可能记录了地方性气候变化,其范围和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T3,T2和T1形成过程中气候变化的作用也有待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544 / 55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黄河中游晋陕峡谷的DEM流域特征分析及其新构造意义
    施炜
    [J]. 第四纪研究, 2008, (02) : 288 - 298
  • [2] 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地带新构造演化及其区域动力学背景
    张岳桥
    廖昌珍
    施炜
    胡博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6, (03) : 285 - 297
  • [3] 河南扣马黄河最高级阶地古地磁年代及其对黄河贯通时代的指示
    潘保田
    王均平
    高红山
    管清玉
    王勇
    苏怀
    李炳元
    李吉均
    [J]. 科学通报, 2005, (03) : 255 - 261
  • [4] 黄河晋陕峡谷河流阶地和鄂尔多斯高原第四纪构造运动
    程绍平
    邓起东
    闵伟
    杨桂枝
    [J]. 第四纪研究, 1998, (03) : 238 - 246+246
  • [5] 黄河中游水系的阶地发育时代
    岳乐平
    雷祥义
    屈红军
    [J]. 地质论评, 1997, (02) : 186 - 192
  • [6] THE PHYSIOGRAPHICAL HISTORY OF THE YELLOW RIVER BETWEEN SHANSI AND SHENSI
    王竹泉
    [J]. 中国地质学会志, 1925, (02) : 87 - 91
  • [7] 黄河中游晚新生代地貌演化与黄河发育[D]. 王均平.兰州大学. 2006
  • [8] Strath terraces of Jinshaan Canyon, Yellow River, and Quaternary tectonic movements of the Ordos Plateau, North China[J] . Shaoping Cheng,Qidong Deng,Shiwei Zhou,Guizhi Yang.Terra Nova . 2002 (4)
  • [9] Paleorainfall reconstructions from pedogenic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variations in the Chinese loess and paleosols
    Maher, BA
    Thompson, R
    [J]. QUATERNARY RESEARCH, 1995, 44 (03) : 383 -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