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综合能源系统发展的思考

被引:198
作者
贾宏杰
穆云飞
余晓丹
机构
[1] 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可再生能源; 综合能源利用; 节能减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建设完善的社会综合能源系统是低碳经济背景下解决我国社会供能系统安全性低、自愈能力差、设备利用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的一种可能解决方案。文章首先给出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特征,结合世界各国综合能源系统建设的经验与我国能源资源现状,分别从国家、区域和终端这3个层面探讨了我国未来综合能源系统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北方小城镇供热输配管网的节能改造研究.[D].张伟龙.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03
[2]   天然气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J].
朱建文 ;
石琳 .
华电技术, 2014, (10) :73-76+80
[3]   智能电网基本理念阐释 [J].
余贻鑫 ;
秦超 .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4, 44 (06) :694-701
[4]   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分布特征与空间格局演化 [J].
杨宇 ;
刘毅 ;
金凤君 .
世界地理研究, 2014, (01) :19-28
[5]   2013年 全球油气储量、石油产量增长平缓 [J].
梁刚 ;
裴国平 ;
王宇 .
国际石油经济, 2014, 22(Z1) (Z1) :186-189
[6]   中德生态园:探索明日之城 [J].
郭霞 .
商周刊, 2013, (22) :36-37
[7]   中国能源资源的数量、流动与功能分区 [J].
沈镭 ;
刘立涛 ;
高天明 ;
薛静静 ;
陈枫楠 .
资源科学, 2012, 34 (09) :1611-1621
[8]   低碳生态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 [J].
郝文升 ;
赵国杰 ;
温娟 ;
李燃 ;
常文韬 .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04) :28-33
[9]   低碳经济目标下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J].
范德成 ;
王韶华 ;
张伟 .
资源科学, 2012, 34 (04) :696-703
[10]   对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新形势和新任务的思考 [J].
郑国光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6 (02) :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