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溢出和吸收能力研究

被引:8
作者
王杨
机构
[1] 大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溢出机制; 吸收能力;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16.04.011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之一是推动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发展模式转型。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色,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成果为基础,构建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溢出模型,分析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机制,通过实证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溢出的吸收能力,并依此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人力资本与国际R&D溢出——基于OFDI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J].
李梅 ;
柳士昌 .
科学学研究, 2011, 29 (03) :373-381+402
[2]   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文献回顾与我国的实证研究 [J].
龚艳萍 ;
郭凤华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5 (03) :378-384
[3]   我国OFDI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J].
周游 .
科技与管理, 2009, (02) :46-49
[4]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提升的实证研究 [J].
邹玉娟 ;
陈漓高 .
世界经济研究, 2008, (05) :70-77+89
[6]   中国逆向型FDI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J].
姚利民 ;
孙春媛 .
国际贸易问题, 2007, (04) :81-86+91
[7]   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J].
张小蒂 ;
孙景蔚 .
世界经济, 2006, (05) :12-21
[8]   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直接投资理论与实践 [J].
杜群阳 ;
朱勤 .
国际贸易问题, 2004, (11) :66-69
[9]   技术累积、竞争策略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 [J].
冼国明 ;
杨锐 .
经济研究, 1998, (11) :57-64
[10]   二阶段理论:外商直接投资新的分析模型 [J].
吴彬 ;
黄韬 .
经济研究, 1997, (07) :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