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天水经济区协调发展进程的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19
作者
王燕军 [1 ]
宗跃光 [1 ]
欧阳理 [2 ]
任崇强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关中—天水经济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对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分析能了解区域的协调发展状况。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分别计算出关中—天水经济区中6个城市在1999,2002,2005,2008年的经济联系值,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值进行了网络密度、点的中心度、中心势、凝聚子群、凝聚子群密度、核心—边缘结构等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经济协调发展程度不高,有向着协调发展的趋势。因此,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早日实现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区目标的一些建议。第一,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进一步做大增长极。第二,边缘区域中城市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以实现经济区协调发展。第三,经济区内各城市要突破地理位置的束缚,形成网络开发的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社会网络分析.[M].林聚任; 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M].周一星;杨焕彩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M].黎鹏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4]   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的制度创新研究 [J].
白山稳 .
理论导刊, 2010, (11) :68-69+72
[5]   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差异及产业空间构建 [J].
王静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0 (05) :896-899
[6]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战略路径选择研究 [J].
丁海青 .
特区经济, 2010, (04) :222-223
[7]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城镇协同发展 [J].
王莉莉 ;
史怀昱 ;
杨晓娟 ;
闫文静 .
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2) :27-34
[8]   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共生系统的构建研究 [J].
丁艳平 .
特区经济, 2010, (01) :171-173
[10]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社会网络分析 [J].
侯赟慧 ;
刘志彪 ;
岳中刚 .
中国软科学, 2009, (12) :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