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鲁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被引:24
作者
孙东琪
朱传耿
周婷
机构
[1]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江苏省; 山东省; 产业结构; 研究;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0.11.012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回顾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选取产业结构演进评价指标: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多样化指数、产业结构变动值、Moore结构值变化指标、产业结构超前系数。通过产业结构演进分析方法—Shift-share方法,构建数学模型。选取2000—2009年的《江苏省统计年鉴》和《山东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利用数学模型计量,利用计量结果,首次对苏、鲁两省1999—2008年产业结构进行了静态、动态、SSM分析比较研究,得出客观结论。依据结论,提出苏、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为苏、鲁两省建立科学双赢的合作模式和良性的竞争模式,促进两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847 / 18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 [J].
田红 ;
刘兆德 ;
陈素青 .
经济地理, 2009, 29 (01) :49-53
[2]   1951~2004年西藏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机理 [J].
刘刚 ;
沈镭 .
地理学报, 2007, (04) :364-376
[3]   甘肃省产业结构实证分析 [J].
李晓菊 ;
马强强 .
社科纵横, 2007, (03) :14-15+18
[4]   河南省产业结构效益演化分析 [J].
许传阳 ;
王巧玲 .
经济研究导刊, 2006, (06) :115-117
[5]   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及机理探究——以安徽省为例 [J].
俞金国 ;
王丽华 .
人文地理, 2005, (05) :109-113
[6]   湖南省产业结构效益分析及其优化对策 [J].
何天祥 ;
朱翔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4) :130-134
[7]   北京工业结构调整研究 [J].
侯本旗 .
地理科学, 1994, (04) :371-377+391
[8]   我国煤矿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研究 [J].
樊杰 .
地理学报, 1993, (03) :218-226
[9]   1980~1989年我国工业行业结构变动分析 [J].
卓勇良 .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1991, (08) :25-34
[10]   湖北省产业结构及产业关联实证研究 [J].
余乃胜 ;
吴中志 ;
杨有志 .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0, (06) :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