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差距、资源分配与后发大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被引:40
作者
欧阳峣
易先忠
生延超
机构
[1] 湖南商学院大国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差距; 自主创新; 后发大国;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2.06.002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要素的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核,而技术差距是影响经济资源配置格局和配置效率的关键变量。基于拓展的内生增长模型分析资源最优分配路径发现:经济增长方式随技术水平的提升从"生产性投资驱动"到"研发驱动"、从"模仿主导"到"创新主导"逐步转换。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表明: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区域,生产性投资与研发投资、模仿与创新对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效应不同。那么,我国作为一个后发大国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也应根据与国际前沿的技术差距,合理配置生产性投资与研发投资、模仿投资与创新投资,并根据我国区域技术水平的差异性,"分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3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FDI对中国工业企业效率影响的路径——基于中国工业分行业的实证研究 [J].
覃毅 ;
张世贤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11) :68-78
[2]   技术差距、“干中学”的国别分离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 [J].
吉亚辉 ;
祝凤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4) :49-63
[3]   FDI溢出与区域技术差距的双门槛效应研究 [J].
李燕 ;
韩伯棠 ;
张庆普 .
科学学研究, 2011, 29 (02) :220-229
[4]   技术差距双面效应与主导技术进步模式转换 [J].
易先忠 .
财经研究, 2010, 36 (07) :39-48
[5]   技术差距与人力资本约束下的技术进步模式 [J].
易先忠 ;
张亚斌 .
管理科学学报, 2008, (06) :51-60
[6]   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自主创新——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杨俊 ;
李晓羽 ;
杨尘 .
财经研究, 2007, (05) :18-28
[7]   有限赶超和大国经济发展 [J].
杨汝岱 ;
姚洋 .
国际经济评论, 2006, (04) :16-19
[8]   一国R&D投资与生产性投资的权衡:理论与中国经验 [J].
张亚斌 ;
曾铮 ;
陈开军 .
世界经济, 2006, (05) :32-40+95
[9]   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 [J].
林毅夫 ;
张鹏飞 .
经济学(季刊), 2005, (04) :53-74
[10]   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 [J].
金碚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5)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