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管理措施对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数量影响研究

被引:11
|
作者
张建贵 [1 ]
蒋永梅 [1 ]
姚拓 [1 ]
高亚敏 [1 ]
李海云 [1 ]
兰晓君 [1 ]
田永亮 [1 ]
李建宏 [1 ]
张英 [2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2]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土壤微生物; 氮素生理群; 管理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从微观视野认识土壤氮素形成机理,为高寒草甸微生物生长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平板表面涂抹法和稀释法对玛曲高寒草甸4种不同管理措施(不围栏、围栏、围栏+施肥、围栏+补播)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数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同一管理措施下,不同空间层次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数量变化较大,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0~10cm和10~20cm土层的数量均显著高于20~30cm土层(P<0.05),一般前者是后者的1.23~4.03倍和1.11~2.25倍;且不同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之间数量差异显著,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好气性固氮菌>嫌气性固氮菌。2)同一空间层次,不同管理措施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间数量差异较大。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数量以围栏+施肥和围栏+补播草地最高,围栏草地次之,不围栏草地最少。3)不同管理措施,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减少,但围栏+施肥和围栏+补播处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可见,围栏+施肥和围栏+补播措施对玛曲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数量和不同形态氮素含量有提高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 [1] 围封对黄土高原草地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廖圣祥
    任运涛
    袁晓波
    李旭东
    郭丁
    李金博
    傅华
    [J]. 草业科学, 2016, (06) : 1044 - 1053
  • [2] 黄土高原不同封育年限草地土壤与植物根系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赵晓单
    曾全超
    安韶山
    方瑛
    马任甜
    [J]. 土壤学报, 2016, 53 (06) : 1541 - 1551
  • [3] 围封对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酶活性的影响
    罗冬
    王明玖
    郑少龙
    李元恒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6, 25 (05) : 760 - 767
  • [4] 沙化对玛曲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何芳兰
    金红喜
    王锁民
    韩生慧
    曾荣
    马俊梅
    [J]. 生态学报, 2016, 36 (18) : 5876 - 5883
  • [5] 培育措施对高寒草甸草原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
    李文
    曹文侠
    魏巍
    师尚礼
    于应文
    [J]. 草地学报, 2015, 23 (03) : 457 - 462
  • [6] 围栏与不同放牧强度对东祁连山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的影响
    鱼小军
    景媛媛
    段春华
    徐长林
    杨海磊
    罗金龙
    安玉峰
    安晓东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 33 (01) : 252 - 257+277
  • [7] 稻田土壤不同水分条件下硝化/反硝化作用及其功能微生物的变化特征[J]. 刘若萱,贺纪正,张丽梅.环境科学. 2014(11)
  • [8] 高寒生态脆弱区“黑土滩”草地植被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研究
    卢虎
    李显刚
    姚拓
    蒲小鹏
    [J]. 草业学报, 2014, 23 (05) : 214 - 222
  • [9] 黄土高原沟壑区森林带不同植物群落土壤氮素含量及其转化
    邢肖毅
    黄懿梅
    安韶山
    张宏
    [J]. 生态学报, 2013, 33 (22) : 7181 - 7189
  • [10] 呼伦贝尔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固氮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李刚,王丽娟,李玉洁,乔江,张海芳,宋晓龙,杨殿林.应用生态学报.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