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陆坡古地貌特征与13.8Ma以来珠江深水扇

被引:33
|
作者
柳保军 [1 ]
袁立忠 [1 ]
申俊 [1 ]
连世勇 [1 ]
何敏 [1 ]
庞雄 [1 ]
舒誉 [1 ]
彭大钧 [2 ]
机构
[1] 中国海洋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2] 成都理工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 南海珠江深水扇; 层序地层学; 地球物理方法; 古地貌;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6.04.003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合利用层序地层学和地球物理方法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13.8 M a以来沉积古地貌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分布及其独特的沉积特征和层序充填演化规律的分析,得出在13.8 M a以来层序发育过程中,凹陷位于宽阔陆架向海盆变迁的陆坡区,北部发育两种类型的峡谷水道,向南海盆方向逐渐变得宽缓;盆地的古地貌背景、物源和气候变化为其主控因素的结论。同时,13.8 M a以来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的沉积具有明显的继承性特点,现今的海底峡谷发育特点基本反映了整体的沉积背景。结果表明,白云凹陷13.8 M a以来的深水沉积受海平面相对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弱,主要受古地貌背景及其变迁的控制,沉积具有继承性,与现今的沉积面貌非常相似。
引用
收藏
页码:476 / 4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形成特征与控制因素
    彭大钧
    庞雄
    陈长民
    朱明
    黄先律
    舒誉
    [J]. 沉积学报, 2006, (01) : 10 - 18
  • [2] 相对海平面变化与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响应
    庞雄
    陈长民
    施和生
    舒誉
    邵磊
    何敏
    申俊
    [J]. 地学前缘, 2005, (03) : 167 - 177
  • [3] 从浅水陆架走向深水陆坡——南海深水扇系统的研究
    彭大钧
    庞雄
    陈长民
    舒誉
    叶斌
    甘其刚
    吴昌荣
    黄先律
    [J]. 沉积学报, 2005, (01) : 1 - 11
  • [4] 南海珠江口盆地深水扇系统的发现
    彭大钧
    陈长民
    庞雄
    朱明
    杨飞
    [J]. 石油学报, 2004, (05) : 17 - 23
  • [5] 南海渐新世以来构造演化的沉积记录——ODP1148站深海沉积物中的证据
    邵磊
    李献华
    汪品先
    翦知湣
    韦刚健
    庞雄
    刘颖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4) : 539 - 544
  • [6] 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石油地质特征
    代一丁
    庞雄
    [J].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9, (03) : 27 - 31
  • [7]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幕式裂陷的动力过程及10Ma以来的构造事件
    李思田
    林畅松
    张启明
    杨士恭
    吴培康
    [J]. 科学通报, 1998, (08) : 797 - 810
  • [8] 微体古生物在珠江口盆地新生代晚期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应用
    秦国权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6, (04) : 1 - 18
  • [9] 珠江口盆地白云西-开平凹陷油气聚集及勘探目标研究
    庞雄
    陈隽
    戴一丁
    李平鲁
    [J].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5, (04) : 15 - 23
  • [10] 陈长民等著.珠江口盆地(东部)第三系油气藏形成条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