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生态合作的现状、问题与机制建设

被引:19
|
作者
张予 [1 ]
刘某承 [2 ]
白艳莹 [2 ]
张永勋 [2 ,3 ]
机构
[1] 北京工商大学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不详
关键词
生态合作; 机制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 首都生态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跨区域的系统性问题,打破行政区界线开展区域生态合作,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尽管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合作已有良好的开端,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及理论指导下的生态合作机制建设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本文以京津冀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生态合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参考生态合作研究成果,针对水资源供给与消费、风沙源治理和大气污染治理为核心的生态问题,尝试构建了生态合作机制建设基本思路;提出了生态合作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其生态合作的组成要素,提出了生态合作的各方主体、可以采取的生态合作方式及监督评价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529 / 15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