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型有源次同步振荡抑制器阻尼控制策略优化设计

被引:16
作者
罗超 [1 ]
肖湘宁 [1 ]
张剑 [1 ]
杨文超 [2 ]
陈鹏伟 [1 ]
机构
[1]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2] 神华国华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电压源型换流器; 次同步振荡; 次同步电流; 超同步电流; 阻尼控制策略优化;
D O I
10.19595/j.cnki.1000-6753.tces.2016.21.017
中图分类号
TM712 [电力系统稳定];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采用电压源型换流器的并联型有源次同步振荡抑制技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的并联型有源次同步振荡抑制器(ASS)的双频调制阻尼控制策略未考虑系统次同步和超同步电流不同的分流特性,因此,其抑制能力并不能达到最优。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分析并联型ASS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只发次同步电流或超同步电流的单频调制阻尼控制策略以及ASS关键参数设计方法;针对不同的系统特性,分析不同阻尼控制策略的抑制效果,提出了ASS阻尼控制优化设计方法。在PSCAD/EMTDC软件中搭建发电机组经固定串补和直流输电送出系统仿真模型,对不同的阻尼控制策略进行了对比,结果证明了所提阻尼控制策略优化方法的正确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抑制次同步振荡的SVC非线性控制方法 [J].
岑炳成 ;
刘涤尘 ;
董飞飞 ;
廖清芬 ;
唐昱恒 ;
马文媛 .
电工技术学报, 2016, 31 (04) :129-135
[2]   风电机组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研究综述 [J].
高本锋 ;
刘晋 ;
李忍 ;
赵书强 .
电工技术学报, 2015, 30 (16) :154-161
[4]   次同步振荡动态稳定器抑制弱阻尼次同步振荡的机理与实验 [J].
陆晶晶 ;
肖湘宁 ;
张剑 ;
罗超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 (04) :135-140+151
[5]   基于SSSC和励磁协调抑制次同步振荡的线性最优控制器设计 [J].
鹿建成 ;
李啸骢 ;
黄维 ;
查中魁 ;
黄承喜 ;
席云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5, 43 (01) :21-27
[6]   大规模双馈风电场次同步谐振的分析与抑制 [J].
王亮 ;
谢小荣 ;
姜齐荣 ;
刘辉 ;
董晓亮 ;
李雨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22) :26-31
[7]   并联型无源与有源次同步振荡阻尼装置对比分析 [J].
张剑 ;
肖湘宁 ;
高本锋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4, 34 (06) :77-82
[8]   基于改进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的SVC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设计 [J].
董飞飞 ;
刘涤尘 ;
吴军 ;
岑炳成 ;
宋春丽 ;
马文媛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08) :56-60
[9]   基于电力电子变流器的机端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研究与测试 [J].
谢小荣 ;
郭锡玖 ;
吴景龙 ;
赵永林 ;
刘全 ;
康君 ;
董晓亮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04) :666-671
[10]  
Simulation and study on mitigation measures of frequent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 with low amplitude at multi-power plants[J]. XIAO XiangNing,ZHANG Jian,GAO BenFeng,WU YunSheng,LUO Chao,GUO ChunLin,YANG Lin.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