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发展还是被俘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抉择

被引:6
作者
梁军
机构
[1]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主导设计; 市场资源; 战略性新兴产业;
D O I
10.16240/j.cnki.1002-3976.2011.03.024
中图分类号
F123 [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我国传统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历程表明,基于产业核心技术和全球市场资源的整合能力,是左右相关产业是自主发展还是被俘获的关键力量。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应抓住全球产业格局重构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土市场规模优势的同时,构建开放和完善的创新体系,取得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的内生性突破,掌握产业主导设计的控制权,进而构建基于本土市场资源优势与产业主导设计的整合能力,形成市场、技术与文化三者有机融合的独特优势,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西方产学研联合推动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 [J].
陈爱贞 ;
刘志彪 .
当代财经, 2010, (04) :63-70
[2]   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J].
成思危 .
中国软科学, 2009, (12) :1-14
[3]   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动力、影响与对中国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 [J].
张少军 ;
刘志彪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11) :5-15
[4]   自主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 [J].
赵晓庆 ;
许庆瑞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 2009, (01) :65-72
[5]   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兼论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 [J].
曹东勃 ;
秦茗 .
财经科学, 2009, (01) :8-14
[6]   主导设计形成机理及其战略驱动因素研究 [J].
谭劲松 ;
薛红志 .
中国软科学, 2007, (07) :41-53
[7]   论全球价值链中我国企业创新与市场势力构建的良性互动 [J].
张小蒂 ;
朱勤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5) :30-38
[8]   有效需求规模假说、研发投入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J].
范红忠 .
经济研究, 2007, (03) :33-44
[9]   论内生性技术突破与中国的自主创新 [J].
杨晓玲 .
天津社会科学, 2006, (04) :74-78
[10]   市场势力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J].
郭海涛 .
经济评论, 2006, (03) :13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