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41
|
作者
杨朝飞
机构
[1] 不详
[2] 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
[3] 不详
关键词
风蚀,水蚀,次生盐渍化,人类活动,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6 [土壤改良];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退化系指通过风蚀、水蚀、次生盐渍化和污染等一个或多个过程导致的土地生物或经济产量的下降或丧失。风蚀是中国干旱土地上的主要问题,风蚀导致的土地沙质荒漠化面积为37.1万km2,水蚀主要发生于丘陵及山区,已影响到179.6万km2的中国土地,其中水蚀导致的退化土地面积为37.8万km2,受次生盐渍化影响退化的土地面积为6.3万km2。中国46万km2或占耕地面积的40%耕地缺P,33万km2或1/3的耕地缺K。人类活动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在中国北方,过度放牧导致的土地退化占30.1%,过度农垦占26.9%,过度樵采占33.7%,水资源利用不当占9.6%,工矿交通建设导致的占0.7%。在中国南方,因滥伐导致的土地退化占37%,陡坡开垦占35%,不适当植树造林占18%,工矿交通建设占10%。该文讨论了土地退化成因和危害之后,介绍了建国40年来中国土地退化防治成就,还提出了退化土地防治策略,如提高公众参与退化土地防治意识,强化立法和开展监测和环境建设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我国沙漠化灾害的发展及其危害
    张伟民
    杨泰运
    屈建军
    文子祥
    [J]. 自然灾害学报, 1994, (03) : 23 - 30
  • [2] 我国耕地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
    杨瑞珍
    [J]. 水土保持通报, 1994, (02) : 32 - 36
  • [3] 中国的环境保护[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编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