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种普遍主义辩护——与赵敦华教授商榷

被引:18
作者
童世骏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普遍主义; 文化普遍主义; 价值普遍主义; 道德普遍主义; 交往实践; 社会实践;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07.05.008
中图分类号
G02 [文化哲学];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为了对普遍主义进行真正有效的辩护,必须对普遍主义到底是什么意思,它有哪些变种,这些变种分别回答和提出了哪些问题等等,作进一步讨论。在为普遍主义辩护的时候,要重视普遍主义的复杂含义,注意普遍主义立场与普遍主义政策之间的复杂关系。我们所要辩护的普遍主义立场,不仅是文化普遍主义,而且是受价值普遍主义、尤其是道德普遍主义支持的文化普遍主义。这种意义上的文化普遍主义,既超越西方中心论和中国文化特殊主义,同时又对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高度敏感性,对特殊文化丰富普遍文化的可能性具有高度开放性。说到底,这种把特殊主义包括在内的普遍主义既不是一种单纯的事实,也不是一个单纯的理想,而是建立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的共同能力、潜力以及客观条件的基础之上、有待于通过自觉明智的交往实践和社会实践加以建构的美好未来。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恩格斯 著, 1990
[2]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余英时著, 1989
[3]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 上海人民出版社[德]康德(Kants,I·) 著, 1986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恩格斯 著, 1972
[5]  
Social Justice and Universalism: In Defense of an Aristotelian Account of Human Functioning[J] . Martha C. Nussbaum.Modern Philology . 1993
[6]  
A Theory of Justice. John Rawls.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