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洗稿”的法律属性、社会危害及治理策略

被引:11
作者
莫家辉 [1 ]
俞锋 [2 ]
机构
[1] 浙江省新型重点智库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
[2]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洗稿”; 伪原创性; 侵权认定; 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当下盛行的网络"洗稿"已经引发侵犯原创作者著作权、加剧数据平台恶性竞争、扰乱文化市场、破坏国家科研人才培养秩序等一系列现实危害。亟待厘清其法律属性、分析其社会危害,并以现代化的治理理念为指引,从源头治理着手,以综合治理为主,靠依法治理推进,针对网络"洗稿"现象形成科学、合法、管用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自媒体“洗稿”能否洗掉侵权之嫌?.[N].窦新颖;.中国知识产权报.2018,
[2]   智能洗稿法律规制研究 [J].
周勇 .
当代传播, 2019, (04) :76-79
[3]   自媒体洗稿行为的司法认定规则及其治理 [J].
余为青 ;
桂林 .
科技与出版, 2019, (03) :86-89
[4]   自媒体“洗稿”的治理难题及其多元破解 [J].
任渝婉 .
出版发行研究, 2018, (11) :9-12
[5]   智能编辑:人工智能写作软件使用者的著作权侵权规制 [J].
王晓巍 .
中国出版, 2018, (11) :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