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的三重内涵

被引:15
作者
孙海峰
机构
[1]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广东深圳
关键词
网络空间; 技术; 体验; 交往;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06.12.014
中图分类号
G206.2 [传播媒介];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本文从技术现象学的视角,以客体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三个范畴阐释网络空间的内涵。在客观的技术层面,网络空间作为通讯场,体现科学世界的数学结构;在主观的体验层面,网络空间作为感知场,体现意识世界的直觉结构;在主体间性的交往层面,网络空间作为意义场,体现文化世界的符号结构。这三个层面彼此依存而不可化约,使网络成为当代空间建构的代表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网络社会的崛起[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 2001
[2]  
存在与时间[M]. 三联书店 , (德)海德格尔(MartinHeidergger)著, 1999
[3]  
文化肌肤[M]. 河北大学出版社 , (加拿大)德克霍夫(DerrickdeKerckhove)著, 1998
[4]  
海德格尔选集[M]. 上海三联书店 , (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 1996
[5]  
人论[M]. 上海译文出版社[德]恩斯特·卡西尔,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