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维护中国《民法典》的权威

被引:4
作者
孟勤国 [1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2]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正>一中国《民法典》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里程碑。《大清民律草案》《民国民律草案》胎死腹中,(1)中华民国时期制定的民法典蜕变为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典,(2)新中国一度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处理民事纠纷的意见。没有40年前启动的改革开放,没有现代法治的共同愿景和不懈追求,没有《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的步步为营,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国《民法典》。这部《民法典》承载着众多的价值和功能,"是一国法治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3),"是法治中国的显著标志",是现代私法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民法科学性、体系性、统一性的新境界。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民法典编纂与中国民法学体系的发展 [J].
王利明 .
法学家, 2019, (03) :70-82+192
[2]   民法典热背景下的宪法学冷思考——以民法典未来实施为线索 [J].
秦前红 ;
李雷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39 (08) :6-14+131
[3]   变革性与前瞻性:民法典的现代化使命——《民法总则》的现代性缺失 [J].
孟勤国 ;
戴欣悦 .
江汉论坛, 2017, (04) :127-133
[4]   法官自由心证必须受成文法规则的约束——最高法院(2013)民申字第820号民事裁判书研读 [J].
孟勤国 .
法学评论, 2015, 33 (04) :144-152
[5]  
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民法之形成与演变.[J].张新宝;张红;.私法研究.2012, 01
[6]   论中国的司法解释 [J].
孟勤国 .
社会科学战线, 1990, (04) :109-114
[7]  
法学家茶座.[M].何家弘; 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8]  
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M].梁慧星[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