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水平圆管三相流压降的计算
被引:2
|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汤勃
[
1
]
孔建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孔建益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饶润生
[
2
]
机构
:
[1]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2]
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来源
: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
|
2008年
/ 5卷
/ 04期
关键词
:
三相流;
压降;
分相流模型;
均相流模型;
水平管道;
D O I
:
10.16772/j.cnki.1673-1409.2008.04.030
中图分类号
:
TB126 [工程流体力学];
学科分类号
:
080704 ;
摘要
:
以气液两相流为基础,依据稳定一维流动的基本方程推导出了水平圆管基于分相流和均相流2种流动模型的三相流压降的计算式,并给出了计算实例,总结出了气相含量与压降的关系,得出了气体质量含量不超过15%时对管道压降影响很小的结论,表明流体流动阻力不因加入气体而增大,从而有利于延长管道排距。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4+414 +4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国外水平管内油水两相流压降模型研究进展
康万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康万利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忠和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国权
[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5)
: 20
-
23+126
[2]
油-水两相流流型转换研究
陈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系
陈杰
于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系
于达
严大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系
严大凡
[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3,
(03)
: 355
-
364
[3]
水平圆管中气-液两相流动的压降
徐立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徐立伟
汤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汤勃
饶润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饶润生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2,
(04)
: 523
-
524+527
[4]
高等流体力学[M].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费祥麟主编, 1989
[5]
气液双相流动和传热[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陈之航等 编, 1983
[6]
流体力学[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郑洽馀, 1980
←
1
→
共 6 条
[1]
国外水平管内油水两相流压降模型研究进展
康万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康万利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忠和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国权
[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5)
: 20
-
23+126
[2]
油-水两相流流型转换研究
陈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系
陈杰
于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系
于达
严大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系
严大凡
[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3,
(03)
: 355
-
364
[3]
水平圆管中气-液两相流动的压降
徐立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徐立伟
汤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汤勃
饶润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饶润生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2,
(04)
: 523
-
524+527
[4]
高等流体力学[M].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费祥麟主编, 1989
[5]
气液双相流动和传热[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陈之航等 编, 1983
[6]
流体力学[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郑洽馀, 198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