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偏型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迁和中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

被引:170
|
作者
王林辉 [1 ]
袁礼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2]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有偏型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 劳动收入份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1.3 [产业结构];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现有文献多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转型经济体产业结构变化视角考察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然而,若将其用于解释同一时期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趋稳环境中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问题,解释力和普适性则明显不足。基于此,本文从技术进步方向入手,构建两部门模型演绎有偏型技术进步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双重效应:一是产业内技术进步偏向性会非对称地影响要素边际产出,改变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二是产业间技术进步方向变化,会诱致要素跨部门流动和重新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变迁,进而形成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再结合供给面标准化系统法和我国三次产业数据,测算有偏型技术进步及其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分解的产业效应和结构效应中,有偏型技术进步均发挥重要作用,多数时期约1/3—1/2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可以归结于有偏型技术进步作用的结果;并且,有偏型技术进步的作用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在1996—2002年期间,有偏型技术进步通过结构效应改变劳动收入份额,而其他时期则主要通过产业效应发挥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3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