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区域输送对上海市空气质量影响的特征分析

被引:45
作者
张艳 [1 ]
余琦 [1 ]
伏晴艳 [2 ]
马蔚纯 [1 ]
机构
[1]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MM5/CMAQ模型; 区域大气污染; 输送; 上海; 空气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1 [气相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采用MM5/CMAQ模型模拟了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物的输送与扩散对上海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并定量研究了外部源区域输送和本地源对上海市空气质量的贡献.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受本地源和外地源的影响程度及相互比例随着季节的变化存在很大差异;一次污染物SO2和二次污染物SO42-所受到的影响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外部源区域输送对上海地区SO2浓度的贡献率为7%~17%,而对SO42-浓度的贡献率在60%~70%.贡献率垂直廓线分析表明,上海地区SO2外部源贡献率随高度存在着明显的变化,总体上随高度的增长呈非线性增长,而SO42-外部源贡献率随高度的变化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914 / 92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深圳地区典型大气污染过程分析 [J].
邓雪娇 ;
黄健 ;
吴兑 ;
毕雪岩 ;
丁伟钰 .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S1) :7-11
[2]   区域污染对北京市采暖期SO2污染的影响分析 [J].
孙雪丽 ;
程水源 ;
陈东升 ;
郭秀锐 ;
王海燕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6, (05) :83-87
[3]  
城市群落大气污染源影响的空间结构及尺度特征[J]. 徐祥德,周秀骥,施晓晖.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1)
[4]   珠江三角洲城市间空气污染的相互影响 [J].
王淑兰 ;
张远航 ;
钟流举 ;
李金龙 ;
于群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2) :133-137
[5]   大气污染定量遥感方法及其在长江三角洲的应用 [J].
邓孺孺 ;
田国良 ;
王雪梅 ;
陈晓翔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3, (03) :181-185+244
[6]   周边地区对北京地面SO2影响的初步研究 [J].
颜鹏 ;
黄健 ;
Roland Draxler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S1) :144-152
[7]   长江三角洲固定燃烧源排放SO2,NOx,CO和HC的分布 [J].
张树宇 ;
白郁华 ;
李金龙 .
云南环境科学, 2000, (S1) :195-200
[8]  
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系数手册[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编, 1996
[9]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the particulate PAHs at Seoul, Korea: impact of long range transport to a megacity[J] . Lee J. Y.,Kim Y. P..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 2007 (97)
[10]   Potential for advanced technology to improve air quality and human health in Shanghai [J].
Streets, DG ;
Hedayat, L ;
Carmichael, GR ;
Arndt, RL ;
Carter, LD .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99, 23 (03) :27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