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企业边界分析

被引:8
作者
冯华 [1 ]
司光禄 [2 ]
冯弘毅 [3 ]
机构
[1]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企业家; 经济边界; 组织边界; 字面绩效; 实质绩效;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3.03.008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已有文献对企业边界的探讨一直在产权理论与不完全契约理论下展开,由于其假设的非现实性,难以对并购等企业边界调整的现实作出合理解释。本文在詹森等人工作的基础上,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分析了企业边界的变动情况,提出企业具有经济边界和组织边界两重边界,通过构建基本模型说明股权分散型公司中企业边界的调整由拥有经营管理权的企业家实施,其调整是企业家才智的体现并由其独立操作。扩大经济边界会增加代理成本,需要必要的治理。组织边界的调整需要股东同意并受治理环境的制约。存在大股东的企业中企业边界的调整则由控股股东或其代理人实施,没有政府干预时企业家会通过边界调整实现企业增长;当政府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增加时,企业家调整企业边界的激励会被扭曲,其经营才智会偏离生产用途。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支持之手、掠夺之手与异地并购 [J].
潘红波 ;
余明桂 .
经济研究, 2011, 46 (09) :108-120
[2]   交通-物流时间价值及其在经济时空分析中的作用 [J].
荣朝和 .
经济研究, 2011, 46 (08) :133-146
[3]   企业无边界发展研究——基于案例的视角 [J].
李海舰 ;
陈小勇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6) :89-98
[4]   基于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啤酒企业并购行为探究 [J].
李红昌 ;
郭晓远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8 (02) :110-112
[5]   中国经济模式与腐败问题 [J].
杨春学 .
经济学动态, 2011, (02) :43-49
[6]   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 [J].
俞红海 ;
徐龙炳 ;
陈百助 .
经济研究, 2010, 45 (08) :103-114
[7]   公司治理理论的比较分析——兼析三个公司治理理论的异同 [J].
剧锦文 .
宏观经济研究, 2008, (06) :19-27
[8]   论企业边界的两重性 [J].
曾楚宏 ;
林丹明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0) :75-82
[9]   论无边界企业 [J].
李海舰 ;
原磊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04) :94-102
[10]   论企业的边界与规模:近期文献的一个评述 [J].
刘凤芹 ;
谢适汀 .
社会科学战线, 2005, (02) :26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