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强模型的海西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影响腹地的空间格局

被引:34
作者
邱岳
韦素琼
陈进栋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市影响力; 城市腹地; 空间格局; 海西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随着近年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该区域城市的发展倍受关注。本文采用场强模型测算了2007年海西区2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影响力,划分3个城市群强影响圈层。通过场强与等高线的叠加分析,发现900m以上的高大山脉对城市影响力的削减明显,并造成了3个强影响圈的割据分布。进一步依据场强取大原则划分腹地范围,从腹地与行政区的空间关系、腹地之间的空间关系两个层面探讨了城市腹地的空间格局。综合实力最强的厦门、福州、温州、汕头4个城市在周边行政区内拥有较大面积的腹地,能够发挥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但在江西内陆地区均没有涉及;各城市腹地既存在包含、半包含的紧密关系,也存在与主体隔离的小集团和孤立区。总体来看,海西区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的联系通道较为清晰,但仍需经历一定时期的发展才能在沿海—内陆纵深的城市腹地连接上取得进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95 / 80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腹地的测度分析 [J].
潘竟虎 ;
石培基 ;
董晓峰 .
地理学报, 2008, (06) :635-645
[2]   武汉城市群的空间整合与产业合理化组织 [J].
方创琳 ;
蔺雪芹 .
地理研究, 2008, (02) :397-408
[3]   中心城市影响腹地的动态变化研究 [J].
王德 ;
项曰丙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9) :1175-1179
[4]   广州城市腹地划分及变化研究 [J].
孔凡娥 ;
周春山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6, (04) :7-12
[5]   港口腹地划分的两种新方法探讨——以大连国际航运中心为例 [J].
王杰 ;
杨赞 ;
陆春峰 .
中国航海, 2005, (03) :57-61
[6]   近50年来山东城市体系的演化过程——基于城市中心性的分析 [J].
王茂军 ;
张学霞 ;
齐元静 .
地理研究, 2005, (03) :432-442
[7]   沪宁杭地区城市影响腹地的划分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J].
王德 ;
郭洁 .
城市规划汇刊, 2003, (06) :6-11+95
[8]   中国大陆口岸城市外向型腹地研究 [J].
周一星 ;
张莉 .
地理科学, 2001, (06) :481-487
[9]   河北省城市影响范围及空间发展趋势研究 [J].
张莉 ;
陆玉麒 ;
不详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2001, (01) :11-15
[10]   分形城市引力模型的一般形式和应用方法——关于城市体系空间作用的引力理论探讨 [J].
刘继生 ;
陈彦光 .
地理科学, 2000, (06) :528-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