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上游流域下垫面因素对面源污染物输出强度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李燕
李恒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面源污染输出; 下垫面特征; 多元回归分析; 冗余分析; 太湖上游流域;
D O I
10.13227/j.hjkx.2008.05.031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应用流域断面监测、GIS的流域空间分析等手段建立太湖上游地区流域基础数据,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手段,研究了太湖上游流域下垫面要素对流域出口污染物输出影响特征以及不同要素影响的相对强度,提取了影响太湖上游流域面源污染产出的主要下垫面因素并分析各小流域水质控制性要素的空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流域面源污染与下垫面要素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其中流域土地利用对面源污染产出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流域土壤特征、流域坡度,流域面积的影响最小;影响流域面源污染输出变化的控制性因素为居民用地、耕地面积比例和流域平均坡度,对水质数据进行解释的显著性和重要性水平均较高,能解释59.5%的流域水质信息、98.6%的下垫面特征-水质指标关系信息,且在不同小流域中这3个因素对流域水质影响的贡献率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319 / 13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冗余分析(RDA)在简化湖泊沉积指标体系中的应用——以太白湖为例 [J].
董旭辉 ;
羊向东 ;
刘恩峰 ;
王荣 .
地理研究, 2007, (03) :477-484
[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长江上游非点源污染影响研究 [J].
刘瑞民 ;
杨志峰 ;
丁晓雯 ;
沈珍瑶 ;
伍星 ;
刘芳 .
环境科学, 2006, (12) :2407-2414
[3]   不同尺度流域地表径流氮、磷浓度比较 [J].
李恒鹏 ;
杨桂山 ;
黄文钰 ;
于兴修 ;
梁涛 ;
李兆富 .
湖泊科学, 2006, (04) :377-386
[4]   极端降水事件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物迁移的影响 [J].
高超 ;
朱继业 ;
朱建国 ;
宝川靖和 ;
周娟娟 ;
王登峰 ;
王腊春 ;
窦贻俭 .
地理学报, 2005, (06) :113-119
[5]   城市化对水体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J].
杨柳 ;
马克明 ;
郭青海 ;
赵景柱 .
环境科学, 2004, (06) :32-39
[6]   太湖流域浙西区不同土地类型的面源污染产出 [J].
李恒鹏 ;
刘晓玫 ;
黄文钰 .
地理学报, 2004, (03) :401-408
[7]   太湖地区麦季氮素淋失特征 [J].
连纲 ;
王德建 .
土壤通报, 2004, (02) :163-165
[8]   典型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对水质的影响——以太湖上游浙江西苕溪流域为例 [J].
于兴修 ;
杨桂山 ;
不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3, (03) :211-217
[9]   非点源污染对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水环境的影响 [J].
于兴修 ;
杨桂山 ;
欧维新 .
湖泊科学, 2003, (01) :49-55
[10]   西苕溪流域不同土地类型下氮元素输移过程 [J].
梁涛 ;
张秀梅 ;
章申 ;
于兴修 ;
王浩 .
地理学报, 2002, (04) :38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