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赔偿协议”在国家赔偿中的生存可能

被引:2
作者
魏小雨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关键词
赔偿协议; 国家赔偿; 协商程序;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14.07.007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2010年新修改的《国家赔偿法》增设了协商程序,却未明文规定协商的结果可为"赔偿协议",原因概为理论上公权处分之考量与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显失公平问题,但这不利于程序正义的实现。现行法中赔偿协议的生存障碍可通过理论辨析与制度设计加以解决,法理上赔偿协议亦有效率理论、合同自由理论、当事人参与理论与衡平理论为其正当性作支撑。在具体操作时,应通过信息公开、程序细化、第三方裁判与范围限定等程序司法化举措保证最终达成赔偿协议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行政赔偿程序的协商图景 [J].
蔡武进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2, (05) :105-112
[2]   国家赔偿程序修正之评析 [J].
孔繁华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01) :132-136
[3]   法治政府建设的二维结构——合法性、最佳性及其互动 [J].
朱新力 ;
唐明良 .
浙江学刊, 2009, (06) :138-146
[4]   单独提起行政赔偿程序的制度性障碍及其克服 [J].
赵元成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111-115
[5]   行政诉讼应该确立调解原则吗? [J].
朱新力 ;
高春燕 .
行政法学研究, 2004, (04) :75-81
[6]  
纠纷解决机制之重构[J]. 何兵.中外法学. 2002 (01)
[7]  
行政赔偿和解程序研究[M].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杨建华, 2010
[8]  
国家赔偿的理论与实务[M].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胡建淼, 2008
[9]  
国家赔偿法之理论与实务 .2 叶百修. 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