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技驱动的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理论逻辑与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8
作者
温雅婷 [1 ]
余江 [2 ,3 ]
机构
[1] 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新型智慧城市; 数字科技; 理论逻辑; 作用机制;
D O I
10.19345/j.cxkj.1671-0037.2022.5.001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伴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和科技革命的浪潮,以数字技术和数据科学为内涵的数字科技成为推动智慧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同时,智慧城市逐渐步入向高质量转型的新发展阶段。新兴数字科技成为该发展阶段的重要驱动力。在这一背景下,技术渗透、生态赋能和服务主导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原动力。新型智慧城市以以人为本、泛在智能化、场景融合化、去中心网格化和数据驱动等为基本特征,数字科技通过转化数据资源为数据能力、重塑组织流程和价值创造网络以及融合服务场景等作用机制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综上,得出以下研究启示: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理论,需要强化智慧城市“以人为本”的发展逻辑、重塑智慧城市的整体治理方案、完善智慧城市多元主体共治的长效参与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特大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评价研究.[D].丁煦诗.上海交通大学.2018, 01
[2]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公共服务创新路径研究——基于多中心—协同治理视角 [J].
温雅婷 ;
余江 ;
洪志生 ;
陈凤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1, 42 (03) :101-122
[3]   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新冠肺炎疫情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思考 [J].
汪光焘 ;
李芬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 35 (08) :1024-1031
[4]   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形势与政策建议 [J].
唐斯斯 ;
张延强 ;
单志广 ;
王威 ;
张雅琪 .
电子政务, 2020, (04) :70-80
[5]   政策工具视角下智慧城市政策分析:从智慧城市到新型智慧城市 [J].
郭雨晖 ;
汤志伟 ;
翟元甫 .
情报杂志, 2019, 38 (06) :201-207+200
[6]   实现新型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数据资源协同创新路径研究 [J].
安小米 ;
宋刚 ;
路海娟 ;
胡燕华 .
电子政务, 2018, (12) :90-100
[8]   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进程与趋势 [J].
党安荣 ;
甄茂成 ;
王丹 ;
梁军 .
科技导报, 2018, 36 (18) :16-29
[9]   从系统视角对智慧城市的若干思考 [J].
夏昊翔 ;
王众托 .
中国软科学, 2017, (07) :66-80
[10]   数字创新:创新研究新视角的探索及启示 [J].
余江 ;
孟庆时 ;
张越 ;
张兮 ;
陈凤 .
科学学研究, 2017, 35 (07) :110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