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的性质与企业的剩余分配

被引:34
作者
张建琦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州市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剩余分配;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01.05.010
中图分类号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马克思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在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理论上是暗合的。人力资产一旦进入企业就带上了资本属性 ,人力资本的存在并不完全取决于其是否获得了剩余索取权和企业控制权。由于人力资本的形成及其产权归属具有多元性 ,因此它可以获取但又不能占有全部企业剩余。本文为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合理有效地参与剩余分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人力资本交易与国有企业的契约关系 [J].
张建琦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2) :7-14
[2]   风险、不确定性与企业家 [J].
张完定 .
陕西经贸学院学报, 1998, (01) :33-35
[3]   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 [J].
张维迎 .
经济研究, 1996, (09) :3-15+53
[4]   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 [J].
周其仁 .
经济研究, 1996, (06) :71-80
[5]   现代企业的激励机制:剩余支配权 [J].
刘小玄 .
经济研究, 1996, (05) :3-11
[6]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对效率的影响 [J].
刘小玄 .
经济研究, 1995, (07) :11-20
[7]  
企业的产权分析[M].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费方域著, 1998
[8]  
产权与中国的经济改革[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肖耿著, 1997
[9]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张维迎著, 1995
[10]  
论人力资本投资[M].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美]舒尔茨,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