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可供性视角下出版知识服务产品的设计逻辑及其应用策略

被引:11
作者
王军
机构
[1]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关键词
出版知识服务产品; 设计逻辑; 应用策略; 媒介可供性; 可供力;
D O I
10.19393/j.cnki.cn11-1537/g2.2020.10.008
中图分类号
G230-F [];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知识服务产品的设计是出版企业开展知识服务的首要前提和重要内容。媒介可供性理论框架可为此提供很有参考价值的逻辑指向。本文理论分析和溯因推理相结合,首先介绍媒介可供性理论框架,分析其对出版知识服务的意义,然后结合出版实际,从媒介可供性的视角具体阐释出版知识服务产品的设计逻辑,并明确几点实际应用的策略建议,以为业界实践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全媒体时代下的学术出版转型融合发展实践——以“人卫助手系列知识服务数字平台”为例 [J].
贾晓巍 .
中国编辑, 2019, (12) :74-78+83
[2]   教育类出版社基于私域流量的新媒体书院搭建及运营——以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为例 [J].
朱丹 .
科技与出版, 2019, (11) :27-31
[3]   幼儿教育数字出版中知识服务平台的运营模式分析 [J].
王画眉 ;
张志强 .
出版广角, 2019, (16) :27-30
[4]   媒体可供性视角下“四全媒体”产业格局与增长空间 [J].
喻国明 ;
赵睿 .
学术界, 2019, (07) :37-44
[5]   交互式可视化新闻的“阅读”:一项基于受众体验的探索性研究 [J].
楚亚杰 ;
胡佳丰 .
新闻大学, 2019, (05) :59-73+118
[6]   新媒体可供性概念的引入与拓展 [J].
景义新 ;
沈静 .
当代传播, 2019, (01) :92-95
[7]   浅谈国外专业出版知识服务领域产品 [J].
熊玲 ;
百华睿 ;
周坤 .
中国传媒科技, 2018, (11) :30-38
[8]   国内传统出版知识服务产品分析 [J].
熊玲 ;
百华睿 ;
周坤 .
中国传媒科技, 2018, (10) :14-19
[9]  
以何为“新”? “新媒体”话语中的权力陷阱与研究者的理论自省——潘忠党教授访谈录[J]. 潘忠党,刘于思.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7(01)
[10]   线上知识付费:主要类型、形态架构与发展模式 [J].
喻国明 ;
郭超凯 .
编辑学刊, 2017, (05)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