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关于供求关系分析的比较——兼谈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被引:12
作者
刘凤义 [1 ]
曲佳宝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供求关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 O I
10.16528/j.cnki.22-1054/f.201903008
中图分类号
F0-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论)];
学科分类号
0305 ;
摘要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然而学界对这一课题的理论理解尚不一致。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供求关系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西方经济学关于供求关系的分析仅仅反映交换领域关系,抽象掉了社会生产关系;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注重研究供求背后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总和。西方经济学认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资源配置似乎都是在交换领域通过价格机制完成的;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认为供求关系只能"调节"价格而不是"决定"价格,市场经济中的真实经济关系是价值决定价格,同时又调节供求关系,进而实现资源配置。西方经济学宏观领域研究的供求分析只是总量问题,并不区分个量与总量在性质上的差别,更没有认识到数量背后深层的结构和比例关系;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认为社会再生产在"数量"的背后还包括了结构和比例问题。其重要启示在于:认识供给侧不能停留在交换领域的供给数量,而是要深入生产领域的生产端;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忽视需求侧;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遵循"质量法则"。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5+2 +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资本论.[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
[2]   我国住房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J].
刘凤义 ;
杨善奇 .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03) :22-3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