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城乡经济关系演变的历史考察

被引:3
|
作者
赵伟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乡经济关系; 户籍管理; 城乡差距; 泰尔指数; 剪刀差; 剪刀状价格差距; 财政管理; 收入; 农民工; 城镇化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一、建国初期平等的城乡经济关系(1949-1957)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整体上仍然延续传统的农耕社会。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占56.9%,工业总产值占43.1%。社会就业结构上,83.5%的劳动力集中在第一产业。1950~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农村人口较多地迁入城市,城镇人口由5765万人增加到7163万人,增加了1398万人,城镇化率由10.64%上升到12.46%。"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从农村招收了大批职工,工业化的启动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1957年全国城镇人口达到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