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歧视知觉特点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被引:103
作者
申继亮 [1 ]
胡心怡 [2 ]
刘霞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2] 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心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歧视知觉; 主观幸福感;
D O I
10.15991/j.cnki.411028.2009.06.018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为了探讨留守儿童的歧视知觉特点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歧视知觉问卷、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和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对福建省的312名中、小学留守儿童和461名非留守儿童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的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歧视知觉不存在性别、留守时间和年级上的差异;(2)家庭收入较低的留守儿童的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较高;(3)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对单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的消极情绪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群体歧视知觉也能够显著预测其生活满意度;(4)个体歧视知觉和群体歧视知觉能够显著预测双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的积极情感,个体歧视知觉也能够显著预测其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莫为留守儿童贴上“污名”标签[J]. 任运昌.中国农村教育. 2008(04)
[2]  
莫为留守儿童贴上“污名”标签[J]. 任运昌.中国农村教育. 2008 (04)
[3]   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J].
张丽芳 ;
唐日新 ;
胡燕 ;
徐德淼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 (04) :368-370
[4]   个体文化取向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跨文化研究 [J].
邱林 ;
郑雪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 (03) :241-244
[5]   1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农民之痛 中国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现状报告 [J].
胡朝阳 ;
张振乾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6, (03) :31-33
[6]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 [J].
段成荣 ;
周福林 .
人口研究, 2005, (01) :29-36
[7]   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中文版的结构和效度 [J].
陈文锋 ;
张建新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1) :763-76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