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共生活的开启与公民教育的拓展:基于活动的视角

被引:15
作者
刘铁芳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公共生活; 公民教育; 公共活动;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3.02.005
中图分类号
G417 [社会公德教育];
学科分类号
030505 ;
摘要
个体成人不仅系于知识的生长与思想的萌发,更离不开个体切实的行动。学校公共生活建构,需要切实地引导个体参与实际的公共生活。通过活动来引导学生的公共参与,激活学生公共参与的热情,锻炼公共实践能力,唤起他们对公共事物的关照,促进他们对公共价值的理解与认同,提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生命境界,乃是开启学校公共生活、展开学校公民教育的根本着眼点之所在。学校生动开展的各种活动,可谓学校公共生活建构的基本形式。学校公共活动既是实践学校公共生活理想的场域,同时也为学校公共生活价值的创生与扩展提供了可能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青少年道德赋能行动研究框架 [J].
苏娜 .
教育科学研究, 2011, (04) :56-61
[2]   我们仍然需要面向思的教育——海德格尔论技术时代的教育 [J].
马克莱索 ;
蒋开君 .
教育学报, 2011, 7 (01) :3-14+31
[3]  
走进生命的学问[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周保松, 2012
[4]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M]. 译林出版社 , (德) 尼采 (Nietzsche, 2012
[5]  
过去的小学[M]. 同心出版社 , 傅国涌, 2012
[6]  
过去的大学[M]. 同心出版社 , 钟叔河, 2011
[7]  
率性教书[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夏昆, 2011
[8]  
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刘铁芳, 2010
[9]  
希腊精神[M]. 华夏出版社 , (美) 汉密尔顿, 2008
[10]  
新教育的精神[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刘铁芳,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