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风险与法院调解

被引:12
作者
曹云吉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官责任制; 权力分配; 当事人主义; 审判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面临着风险或成本评估。在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是当事人在评估,我国却是法官在评估。调解这种纠纷解决方式被认为是"正义被打折"。而这种"打折"因评估主体的不同而导致了该被打折的正义的流向不同。在我国,这部分被打折的正义很大程度上是为法官面临的审判风险买单。随着新民诉法的颁布以及加强合议庭责任的司法改革动向的出台,法官选择调解与判决所面临的风险趋于平衡,但审判风险在今后仍然会存在。因此法官仍会把内外部风险通过程序规则向当事人转嫁,因而重新考虑法官与当事人在民事审判中的权力分配,提高当事人在民事审判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司法改革的方向也应该将对法官的种种内外部监督机制逐步向"诉权制约审判权"的方向转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32+175 +175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2]   格、职、级与竞争上岗——法院内部秩序的深层结构 [J].
刘忠 .
清华法学, 2014, 8 (02) :146-163
[3]   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之检讨 [J].
王福华 ;
融天明 .
法学研究, 2007, (01) :3-16
[4]   我国现行法律解释与法治观念的冲突 [J].
周永坤 .
现代法学, 2006, (04) :3-9
[5]   论德国的起诉前强制调解制度 [J].
章武生 ;
张大海 .
法商研究, 2004, (06) :124-131
[6]   错案追究制实际运行状况探析 [J].
贺日开 ;
贺岩 .
政法论坛, 2004, (01) :151-158
[7]   司法解释“立法化”现象探微 [J].
袁明圣 .
法商研究, 2003, (02) :3-12
[8]   审级制度的建构原理——从民事程序视角的比较分析 [J].
傅郁林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4) :84-99
[9]   论法院的审判职能与行政管理 [J].
苏力 .
中外法学, 1999, (05) :36-46
[10]  
全球调解趋势[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澳) 亚历山大 (Alexander,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