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建设何以可能?——基于整合性行动框架的分析

被引:82
作者
吴旭红
机构
[1] 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技术治理; 智慧社区; 行动框架; 利益相关者; 行动者网络联盟;
D O I
10.16149/j.cnki.23-1523.20200812.003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本研究以南京市五个社区的智慧化建设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广泛收集的定性数据为基础,凝练和构建了智慧社区建设的整合性行动分析框架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智慧社区建设是智能时代社会治理转型过程中行政科层与技术市场共同催生的产物,映照着技术、社会与组织在特定时空场域中的交织与互动;作为原子化的各方行动者,在参与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基于利益、角色、有限理性及自身定位策略性博弈行为;以街道办为核心的关键行动者可以通过参与者类型识别、角色锚定,困境与障碍分析,利益表达与转译及再动员等逻辑秩序进行动力机制的重构,实现智慧社区建设行动者的再动员,形成相对稳定的行动者利益网络联盟,并通过协商与沟通、对话与制衡机制的构建组成利益共同体,协同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此研究可以为基层社会的技术、组织与社会关系研究提供一定的经验事实,并为该领域进一步的理论解释提供可能的分析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25+173 +173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刚性约束与自主性扩张——乡镇政府编外用工的一个解释性框架 [J].
颜昌武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04) :100-106
[2]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公众科学项目运作机制的实证探索 [J].
赵宇翔 ;
刘周颖 ;
宋士杰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8, 44 (06) :59-74
[3]   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社会治理:理论建构与治理体系 [J].
孟天广 ;
赵娟 .
电子政务, 2018, (08) :2-11
[4]   智慧社区的关键问题:内涵、维度与质量标准 [J].
姜晓萍 ;
张璇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7, (06) :4-13
[5]   国外智慧治理研究述评 [J].
李云新 ;
韩伊静 .
电子政务, 2017, (07) :57-66
[6]   从知识的建构到事实的建构——对布鲁诺·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一种考察 [J].
刘文旋 .
哲学研究, 2017, (05) :118-125+128
[7]   智慧社区的实践反思及社会建构策略——以江苏省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为例 [J].
常恩予 ;
甄峰 .
现代城市研究, 2017, (05) :2-8
[8]   信息技术应用中的政府运作机制研究——以J市政府网上行政服务系统建设为例 [J].
谭海波 ;
孟庆国 ;
张楠 .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6) :73-98+243
[9]   邻避危机何以愈演愈烈——一个整合性归因模型 [J].
侯光辉 ;
王元地 .
公共管理学报, 2014, 11 (03) :80-92+142
[10]   场域转换中的默契互动——中国“城管”的自由裁量行为及其逻辑 [J].
陈那波 ;
卢施羽 .
管理世界, 2013, (10) :62-80